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遊記] 遲來的新加坡旅記(五)

晚上,我們再度回到烏節路,新加坡最重要的購物區(大概像台灣的忠孝商圈)雖說出國還跑去百貨公司逛有點遜,不過我們希望在這邊找到些台灣找不到的東西。例如我們在台灣找很久,卻找不到喜歡款式的水晶杯。   

十一月的烏節路已經有濃濃的聖誕假期氣息,雖然說跟氣候搭不太起來,(因為還很熱)但夜晚的烏節路,在聖誕樹跟沿街擺設的裝飾燈具點綴下,卻給人已經是聖誕節的錯覺,這讓我想起以前唸書時輔大時,每當聖誕節校園到處可見的燈火燦爛和南東海北輔大的聖誕榮景。   

在這邊,整條街都是血拼及用餐的好地方,晚餐前我們買了味道還不錯的蝦餅,那是由一個印度人兜售的零食,雖然有點鹹,但頗香脆。晚餐我們想點印度卷餅,不過因為看不太懂菜單,加上聽不懂老闆的印式英文,所以在攤位前躊躇,還好友一個熱心人士為我們說明,總算點到自己想吃食物。   

用完餐,我們在百貨公司稍微逛了一下,在這邊,我們如願地找到自己想買的水晶杯,一組哥本哈根的對杯,剛好符合我們要的感覺,同時我們買了一罐紅莓汁,來模擬這對杯子裝滿紅酒的感覺。買到水晶杯,我們開始無目的地在百貨公司裡閒逛,剛好看到bossinni在特價,所以順道買了幾件衣服。當然,在每次旅行都會買的童書(這是小媄的最愛),也在這邊一併買齊。最後,不能免俗地,我們也買了這次旅程要帶回的禮物…雖然不多,但至少是給朋友的一點心意。   

最後一天,我們終於要回台灣了,前一晚逛完烏節路,我們終於享受到明廉所推薦的羊肉湯,雖然我們沒勇氣買羊頭髓來吃,不過這羊肉湯還真是美味,雖然不算太便宜(一碗約60台幣),但用料豐富,盒子還可以重複利用,頗令人讚賞。   

在回程的早晨,我們在飯店周圍稍微逛一下,清晨的芽籠區,所有的特殊行業都在休息,安靜的程度,的確很難跟晚上的燈紅酒綠聯想在一起。告別新加坡大概很難再過來了,或許吧,等有一天明廉真的願意來台灣,才有機會再見面ㄅ。

[遊記] 遲來的新加坡旅記(四)

過了這麼久,四天三夜的的旅程終於寫到最後兩天了,這一天我們的行程是要去找出傳說中新加坡的“榴槤”(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及到新加坡不能錯過的獅頭魚公園… 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不少特殊的建築,法院、教堂、勝利紀念館、國會大樓、金融中心…等都很特別,只是我們的時間不允許我們一間間去逛,加上看著這些大門深鎖的建築(不知道是營業時間還沒到,還是今天不營業),讓我們想進去看也進不去。這時,我發現一個情況,新加坡官方似乎很喜歡白色,這些建築清一色是白色,不像台灣的建築是各種顏色都有…   

告別這些路過的建築,我們終於遠遠地看到兩顆並排的榴槤狀建築,位於一大片草皮(好像是足球場之類的)對面的遠方,尋找已久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在我們讚嘆“哇,好特別的建築喔…”時,有一個當地人跟我們說這對榴槤花了新加坡六億坡幣,遇到下雨還是會漏水(ㄜ…原來,這種工程弊案到處都有…)。   

繞過這大片草皮,終於很接近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這時,我們赫然發現,原來我們另一個要找的景點—獅頭魚公園,就在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旁邊。跟一般遊客一樣,我們也不能免俗地加入搶背景拍照的行列。   

拍完獅頭魚,我們便往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方向推進,要說這個價值六億的建築有什麼特色嗎?除了據說那個榴槤狀屋頂是有特殊功用之外,其他我倒是看不太出來。至於從功能面來看,…嗯…啊…,個人覺得…跟北美館差不多。(還不就是展覽、藝文、辦活動…之類的功能。)花了這麼多時間才找到的標的,竟然沒啥好介紹的,真是有點小失望。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遊記] 遲來的新加坡旅記(三)

第二天,仍是晴朗炎熱的天氣,經過一夜的休憩,我們用充足的精神來進行接下來的行程。白天的芽籠區,相當寧靜,完全感受不到這邊在幾個小時前還上演著燈紅酒綠的夜生活…而來到新加坡,自然應該體驗一下當地的傳統早餐(咖啡、烤土司外加一顆半熟水煮雞蛋),只是我們並不知道怎麼點,所以只跟老闆說跟隔壁桌的一樣,不過因為小美不吃不熟的雞蛋,所以我們省略了這一項,只吃咖啡跟烤土司。   

新加坡早餐滋味怎樣呢?我只覺得咖啡很甜,至於土司…,我很難解釋一份只有一片對切的土司,外皮烤得有點焦,裡面夾著一坨試圖以吐司餘溫融化,卻又溶化不完全的奶油,應該是怎麼樣的味道。後來我問新加坡的其他朋友,他告訴我新加坡的咖啡也有不甜的,可能是我們隔壁桌那個人喝得是很甜的咖啡,所以我們也就跟著喝了甜咖啡了。(新加坡的傳統早餐,其實台灣也有賣,我曾在南京東路上看過一間,至於詳細地點我已經不太記得,口味跟我在新加坡吃得很類似,如果它還在營業,各位倒是可以去試試…)   

吃完早餐,我們便往捷運站出發,新加坡的交通建設相當不錯,每個觀光景點都可以搭乘捷運前往。我們的第一站是聖淘沙,而且是搭纜車。這對我來說可是一個大挑戰,身為一個有嚴重懼高症的人,要先搭十多層樓的電梯,再乘坐這種跨越港口的”交通工具”,真是一種要命的行為。不過因為自己答應過小媄要陪她坐纜車,這時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去(我告訴自己萬一掉下來,至少還有保險),由於天氣很好,所以纜車的運作很平穩,加上新加坡當局很貼心的在覽車中播放導覽,以減少纜車搭乘者的緊張跟不適,但我仍是緊繃著神經,直到纜車到站…,這中間我還冒險拿出手機拍了一張故作鎮定的照片…   

很佩服新加坡當局對聖淘沙的經營,小小的園區,卻經營得相當有特色,動感影城,海底世界、砲台遺跡(這個還要另外付錢,我們就沒進去了)、蘭花園、花鐘、獅頭魚雕像、國界最南端都有很多遊客駐足,還有更多人只是來曬太陽,在這邊們遇到兩個美國人,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正駕著一艘帆船環遊世界,新加坡是他們的第一站,他們來這邊補給糧食、飲水跟油料,過幾天他們就要往下一站前進。   

對於他們這樣的旅程,我深感佩服,至少我沒這樣的機會,甚至連一直想去的西藏,都還不知哪天可以成行,不過同時我也很阿Q地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新加坡政府在之前曾拒絕台灣的軍艦停靠在他們的港口及提供資源補給…,唉~沒辦法,誰叫我們有一個沒大腦的外交部長,說人家是鼻屎大的國家,還說人家扶中共的LP…,只是話又說回來,畢竟政治是現實的,站在找富爸爸的角度來看,扶中共的LP比起扶三級貧戶他兒子的LP,有用多了。   

在這邊我發現的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有一個池子,裡面養著一般我們在公園或池塘的金魚和錦鯉魚,但是仔細一看池子中還浮出另一個生物,沒錯,就是一隻海龜,原本我們以為牠是一隻巴西龜或甚麼淡水龜,不過看到牠的鰭,我想我們誤會了,牠的確是一隻海龜沒錯。聖淘沙雖然不大,但走起路來還是頗累人,加上幾次搭錯接駁車,讓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在找路,所以搭上正確的接駁車時,我們的心中確實充滿感動。   

在離開聖淘沙的纜車上,我的心情比去程放鬆許多,我想是較為適應了,不過我仍沒有勇氣搭乘底部及側邊採用玻璃設計的纜車。告別了聖淘沙,我們回到市中心的牛車水,這邊有點像台灣的鹿港,有一條傳統的老街,還有一個紀錄新加坡歷史的紀念館,雖然前一天琳琳哥已經招待我們來逛過,不過我們不太好要求他一直陪我們逛,所以另外抽空來這邊血拼,在這邊我們找到了一組我們很喜歡的抱枕套、也買了林志源肉乾以及其他送朋友的小禮物。這是個有趣的地方,連慈濟在這邊都有分會。   

晚餐我們在牛車水附近的大排檔吃飯,雖說是路邊攤,但卻是相當豐盛的體驗,而這邊似乎也是旅行團的必來之地,我們吃飯的同時還有一團正在這邊"辦桌"用餐,只是看他們吃的東西,也沒有比我們好多少。   

吃完晚餐,我們在附近隨意閒逛、拍照、印度教的寺廟、阿拉伯風格的尖塔、傳說中沒人能拍到全景的大華戲院(這好像是新加坡第一間戲院,在實際嘗試拍攝之後,果然無法拍到全景,不管怎麼拍,都會被一些東西擋住…),連歐式風格的建築物,都是我們入鏡的對象,不過小媄提著購物袋入鏡的照片,還真像是半夜偷跑出來倒垃圾的人。   

來到這附近,就不能漏掉克拉碼頭,這邊可是新加坡夜生活的另一個經典,一整排位在運河旁邊的PUB,在這邊一面飲酒一面欣賞河景,的確是一種享受,不過這種悠閒可是要花不少金錢來換得,以我們單純只要體驗這種感覺而只點了啤酒點心為例,便花上不少費用,那旁邊的其他顧客滿桌的海鮮,想必是更是所費不貲。體驗完美式的克拉碼頭,我們又在運河邊趁著月光悠閒地散步,也同時感受PUB裡的人聲雜沓交織著樂團的LIVE演出,運河上畫舫穿梭雖然不在我們體驗的範圍中,但從岸邊觀賞這樣的景緻,也別有一番風味。

[遊記] 遲來的新加坡旅記(二)

在明廉的陪伴下,我們來到新加坡的"照明淨寺"(就是明廉口中的光明寺)這是新加坡最大的佛寺,幾乎所有篤信佛教的新加坡人往生之後都供奉在這邊。明廉說琳琳在過世前皈依佛門,走的時候很安詳,而且在祂生命的最後一段光陰,有男朋友細心的照顧,所以過得很快樂,這一番話除了讓我感到安慰之外,也想起了琳琳曾跟我說的,人生只有一次,不想讓自己遺憾...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納骨塔都一樣(不過我並不想多多比較,畢竟這種經驗還是少一點好),照明淨寺的規畫其實跟金寶塔有點像,琳琳的靈位放了一張很美的照片,看著祂的照片,我告訴祂:「琳琳,我帶著我未來的新娘來看你了,雖然妳沒機會來台灣玩,我也沒來得及在妳往生前來看你,但我們總算是見面了...」   

我問明廉,琳琳的患病的情況,他告訴我琳琳真正的問題是心臟病,並不是單純的嚴重地中海型貧血,日常的輸血治療並不至於影響到家裡的生計,真正折磨人的,是家人跟琳琳身心的煎熬,但身為獨生女的祂就這樣離開,家人還是相當不捨。聽到這些話,我並沒有答腔,只是心裡想著,或許這樣的方式對琳琳是最好的...   

祭拜完琳琳,明廉相當貼心的作我們的嚮導,烏節路,牛車水、阿拉伯區、印度區、馬來區...扣掉不在本島的聖淘沙跟因為禽流感不適合去的鳥園之外,幾乎已經把新加坡逛一圈,當然海南雞飯、肉骨茶、沙嗲...等知名小吃我們也都在他的宴請下一一嚐遍...,連幫Kelly買的手工玻璃香水瓶都在第一天就買到(感覺起來新加坡之旅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好像可以回家了) 

 明廉告訴我們,整個新加坡除了我們下榻的飯店附近之外,印馬區算是比較亂且危險的地方,非必要的話就盡量少去,因為新加坡雖然有很多便衣警察,但也不一定都會剛好在人們犯法時出現...,他的這一番話剛好解釋了我對新加坡一開始的驚訝,是阿,再怎麼嚴刑峻法的地方,都不能保證人民一定奉公守法...   

除此之外,明廉還提供我們很多資訊,包括: 1.有機會可以嚐嚐新加坡的羊肉湯,滋味完全不遜於肉骨茶。 2.在台灣很有名的美珍香肉乾,在新加坡並不是最受歡迎的(他的說法很有趣:「通常第二名會比較早往外發展」,而我的解讀是,第一名通常在本土已供不應求,較不會有心思也不急著往外發展...),真正受歡迎的廠牌是"林志源"。果然...第一名的店門口排著長長的人龍... 3.新加坡的捷運票會先收票卡押金,所以到站時記得去退票,可以拿回一元新幣(約台幣25元)   

本來,明廉還要請我們吃晚餐(他推薦的另一個美食,羊肉湯),我們告訴他,除非讓我們付錢,而他則堅持遠來是客,應該由他做東,不過我們還是覺得不該讓他一直破費,加上希望他不要因為我們而減少陪家人的機會,所以最後沒有接受他的邀請...   

明廉送我們回旅社的路上,新加坡的夜生活已經開始,飯店附近的色情行業跟餐飲業都開始運作(果真印證了飽暖思淫慾的說法)。明廉說:「許多大陸的北姑南妹,都到這邊來討生活。」的確,沿路上的確有不少送往迎來的妖豔女子在拉客,原本下午冷清的街道,頓時活潑了起來,不少店門口還有一整排的環肥燕瘦在等待客人的青睞...   

第一天的行程,在這邊進入尾聲,送走明廉之後,我們便沒有再出去閒晃,一方面是為了安全,另一方面是真的累了,洗了澡看一下電視,稍作休息便睡覺了,回想這一天,有一個遺憾便是忘記跟明廉合影,不過我們約好下次他來台灣,將由我們作東,但願這個約定能真的實現...

[遊記] 遲來的新加坡旅記(一)

原本,開始寫部落格是為了紀念琳琳,然而寫完幾篇"一個發生在ICQ上的故事"之後,卻因為太多其他"內容"的穿插,導致新加坡旅記一再延宕...,該是完成它的時候了吧!突然這樣的念頭閃過,驅使我應該將這篇欠很久的旅記做一個整理... 四個多小時的經濟艙,不是甚麼舒服的體驗,且在琳琳冥冥之中的保護,沿途並沒遇到甚麼亂流,然而有點懼高症的我,一顆心卻仍隨著飛機引擎聲緊繃著,一直到飛機在樟宜機場落地,才感覺生命是自己的...   

 11, 12月的新加坡,仍是炎熱的天氣,坐在往旅館的接駁車上,原以為自己會看到傳說中新加坡乾淨的街道、守法的人民,但事實上似乎並這樣,地上仍有隨手被丟棄的垃圾,路上也可見任意穿越馬路的民眾,不知道我原本期待看到的算不算是對新加坡的刻板觀念及誤解...  

沒多久,車子在旅舍附近停下,我們拖著行李走到櫃台登記...,這間位在芽籠區,叫做飛龍旅社的商務旅館,是我們要住三晚的地方,整體感覺還算整潔,規模跟一般台灣常見的商務旅店差不多,不過有趣的是這間旅社有很多分店,全都以寶石的名稱來命名,我們住的那一間叫水晶,其他還有珍珠、紅寶石...等幾間,全都分布在那一帶...  

我們沒有忘記到新加坡的目的,放好行李,便撥了通電話跟琳琳的大哥連絡,那時他已經在來接我們路上,五分鐘後他便出現在我們住的飯店門口。琳琳哥的名字叫明廉,是一個看起來很老實的男性,他幫軍方工作進行程式設計。 

見到面,他第一句話便問我:「你怎麼會住在這邊的旅社,這邊是新加坡的情色區...(PS.大概是台灣的華西街)」,聽到這一番話,我們除了驚訝,也沒有其他更適當的反應了,然而因為這時還是白天,新加坡的"夜生活"尚未開始,所以完全感覺不出有甚麼不對勁,不過琳琳哥還是提醒我們,晚上飯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讓小媄落單,不然很危險,因為附近遊逛的嫖客,可能會誤認為她是個體戶,嚴重的話甚至會被性侵...

[異談] 靈異...真是無所不在...

常聽人家說,大白天見鬼,感覺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不過說也奇怪,我也不是什麼敏感體質,卻也還蠻常遇到的...繼之前兩次靈異經驗之後,今天竟然又再度發生..   

話說今天(12/11)下午,一群同事在聊天,突然聽到一個女生的聲音說"來了來了",因為我被是背對著他們,所以我從聽到的聲音,直覺判斷,應該是G同事講的,這時就聽到另一個D同事,問G同事說,"你說什麼來了來了?"...   

聽到這邊,小小八卦的我,也很想知道是什麼來了?所以就回頭看了一下,只見G同事一臉疑惑地說"什麼來了來了?"   

待D同事解釋"你剛剛不是說來了來了嗎?"接著他們把眼光投向我,問我有沒有聽到?我回答說"嗄?不是G同事說的喔...,我也好想知道什麼來了"  
 
這時只見G同事說,"我剛剛沒講話阿..."  
 
所以大家推測,會不會其他女同事說的..,所以一一詢問,沒想到附近的女同事一一講一次同樣的句子之後,竟然都不是我們之前聽到的聲音...,那...到底是誰說的....   

我們狐疑著...

[異談] 潤七月 憶靈異經驗(二)

總算想起自己的另一個靈異經驗,這是發生在同事家的,那一次我剛買房子,正在整修浴室,所以只好借用同事家的浴室使用。他住在新店山上的出租透天厝,雖說那邊有一整排房子,但真正有住人的,卻只有他那一間房間,那一棟房子是他跟車友一起租的,樓下是他們車隊的聚會所,樓上則是他的房間...   

他的房間是一間套房,浴室並沒有門,僅用一個長布簾蓋著,不過大家都是男生,我也無所謂這樣洗澡...,他有很有禮貌地到樓下去看電視...,就在我洗澡洗了一半的時候,一道人影晃過浴室門,進入陽台...,我直覺以為是他,所以也沒多想,等我洗好澡回到樓下,問他說:「你剛剛去陽台拿東西喔...」他的回答讓我嚇一跳:「我剛剛一直在這邊看電視阿...」   

就在我還在錯愕的同時,他告訴我更驚人的事,有一次他晚上睡覺時做夢,夢見自己在跟別人換名片,隔天早上起床發現他的名片匣放在枕頭邊,呈現打開的狀況,並有一張名片被抽出來。他說得很稀鬆平常,但我已經有點發冷...   

在送我回家的路上,他依然一派輕鬆地對我說另一個更嚇人的事,他說「上次,某電視台的靈異節目,好像是什麼神出鬼沒,還是鬼話連篇的...,才到我們隔壁的空屋出外景咧...」

[異談] 潤七月 憶靈異經驗(一)

上個月又中出殯前一天來的蝴蝶,留下的未來在吃完我的金桔葉之後,竟無聲無息的消失,這是我留不住的未來,也在我自己的奇異經驗中,又增加了一筆紀錄...雖然,我並不是個對靈異事件特別有"靈感"的人,但卻難免會遇到這一類的事件,如有時騎車在路上,在發生車禍之前被彷彿有一股力量喚醒我..,但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有兩件事...   

第一次是發生在我之前的某一份工作期間,地點是景美,有一天我跟同事在假日到公司加班,到了中午他告訴我他有事要先離開,晚一點才會回公司,而我則繼續留在公司做事,整個下午我幾乎都在會議室裡的小攝影棚拍照、測產品...,約到下午四點左右,突然聽到"喀拉"一聲,那公司鐵門被打開的聲音,接著是一陣熟悉的口哨聲,吹的是霹靂布袋戲主題曲...   

由於那位同事跟我都是布袋戲迷,所以我很直覺相信那是他回來。之後口哨聲停了,我也不以為意...,過沒多久我將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走出會議室卻發現半個人影都沒有...,我也沒有想太多,繼續我的工作。   

到了六點多,那位同事出現了,我就問他:「你剛剛回來拿東西喔!」,他告訴我:「沒有阿!我剛剛才回來」。隔天,跟同事說起這件事,他帶我到公司後面,拉開窗簾...一整片的墓碑,終於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過我倒是很阿Q的想著,那是另一個世界的布袋戲迷在跟我打招呼...

不知道是不是七月的關係,我對另一個靈異經驗的印象,竟然完全消失,或許改天,等我想起再來寫吧...

[心情] 蝴蝶走了 遺留下未來

突然發現,在無意間自己的陽台花園已經成型了,有黃金葛、佛手蓮、銅幣草、發財樹、仙人掌,醡醬草...種類還真不少,開門可以看到一小片綠意,其實還蠻快樂的,特別是自己還種了金桔、辣椒、甜菊以及蕃薯葉,所以照顧了眼睛,其實也沒虧待五臟廟,平均每幾天我就可以收成一次番薯葉,效益還頗不錯...   

當然,這一個小花園,也吸引來不少昆蟲,繼去年來了一窩黃蜂之後,金龜子、牙蟲都來過,最近的一次,則是前些日子來的那隻蝴蝶,雖然他在繞樑三圈之後離開,但是他卻把自己的未來遺留下來...,那是隻顏色頗鮮豔的小毛毛蟲。   

起先我也沒發現,只是有一次在澆花時發現怎麼金桔的葉子不見了,循線一看一砣黑不拉機的東西停在僅剩的葉子上,我沒太在意,到今天,咦那一砣黑黑的東西境然搖身一變,成為一隻還蠻漂亮的毛蟲,看著這個嬌客,心中還真有瑪麼一點驕傲,嘿嘿!我的花圃也會受到蝴蝶青睞的。 

這麼有趣的畫面,一定要趕快拿起相機把它拍下來,而為了讓他有足夠的綠葉充飢,自己索性就不收成他身邊的所有"食物"了,只是自己也不確定這些綠葉是否對他的胃口,但心裡還是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他羽化蛻變,像他的母親一般翩翩起舞。

[異談] 蝴蝶來了...是你嗎?

原本,經營這個部落格,是為了寫一些跟琳琳有關的故事,跟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出乎意料的,在這段時間卻有親友相繼往生,也因為這樣這邊,成為一個黑色的空間,記載了一些跟死亡有關的記憶...   

除了琳琳跟外婆,又中是第三個主角,並不是因為我在班上跟他交情特別好(事實上,我在畢業之後,只跟他見過一次面,在他往生的前幾天...),而是發生了一些巧合,讓我有點不知該如何解釋...,8/20,星期天是又中出殯的前一天,因為自己在21號無法前往送他最後一程,所以選擇了這一天到殯儀館祭拜他.   

又中的靈位設在第二殯儀館,這邊離我家算近的,然而因為地點就在很多人聞之色變的辛亥隧道旁,加上農曆七月,對於祭拜亡者,有較多禁忌,為了避免招惹不該有的事物,我選擇在午時前去祭拜,也因為這樣我不需要起個大早,大約10點起床,便可以很從容地前往。   

當天,我照例起床後先到陽台去餵魚和狗狗,突然看到一隻蝴蝶,在陽台上飛,是一隻黃黑相間的鳳蝶,我的出現並沒嚇跑它,反倒是它似乎是對我家充滿興趣,在陽台反覆繞了幾圈,直到我拿了相機,幫它拍了兩張照片,才翩翩飛走,這時我突然想起,當時我在給又中的卡片中寫了"有空到我家來玩"...莫非是你?在離開的前一天,特地來看我?提醒我記得去送你一程...   

看著這隻蝴蝶,腦袋閃過"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句子,心中愴然,但想想以這樣的輕盈化身,你在另一個世界必定也可以飛得悠然自得,安心的去罷...又中...

[雜談] 外婆,一個新潮的老太太(三)

其實,外婆最有勇氣挑戰世俗的一件事,是在他60歲那一年生日,60歲是大壽,但她在之前就嚴重警告過我母親跟舅舅,誰敢來幫她過60大壽,一律用掃把趕出去,他要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日。

事實上,在他生日那天,他去拍了婚紗照,看清楚喔!是婚紗照不是藝術照。特別吧...,當然她這樣的作為,再度成為三姑六婆閒話的對象,想想這些人也真無聊,對於一個一輩子沒經歷過結婚典禮這個儀式的女性,在自己有生之年,拍了一組婚紗照來彌補自己的遺憾,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在外婆生命的最後幾年,迷上了購買木雕,特別是彌勒佛木雕,而我家也因為外婆的喜好,而擁有很多座這種木雕。這樣的東西其實還不便宜,雖然我們不太清楚這種東西有什麼實質用處,說真的跟我家的裝潢還真的不配,不過對老一輩來說,那其實是幸運的象徵,不過,外婆的確不太會做人,所有木雕都往我們家送,有一次大舅辛辛苦苦把他從新竹載到彰化我家,結果外婆偷偷摸摸地把我母親叫到房間裡,把一尊木雕給我媽媽,這一切大舅都看在眼裡,只是他並不明說,一直以來三個舅舅都認為外婆偏愛我母親,這下更讓舅舅們這樣認定了...   

當然,即使到80歲的年紀,外婆仍然致力於買鮮艷的衣服,而在外婆往生之後,這些衣服卻讓我們留下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同樣花色、同樣款式的衣服,他要買六、七件呢...? 這個問題,除了外婆自己,大概沒人可以回答吧...

[雜談] 外婆,一個新潮的老太太(二)

有一次,外婆到我家來,帶著不少新竹貢丸,一進家門口她就先丟一顆貢丸給我們家小狗,正當大家驚呼:「阿!貢丸」的時候,外婆突然說:「先丟一顆給牠吃,他以後就會知道我是外婆,就不會汪汪叫!」不過外婆大概沒想到我們家的狗狗汰換率這麼高,每次他來都不同一隻,所以汪汪叫跟丟貢丸的戲碼也一再重複。   

外婆喜歡穿鮮豔的衣服,從常理來看,老年人穿鮮豔點其實是比較安全,而為了穿鮮豔的衣服,外婆其實需要費很多工夫的,因為她的工作是在菜市場幫忙,為了避免弄髒他鮮豔的衣服,他總需要帶著一套樸素點的衣服去店裡換,而鮮豔的衣服只能在途中穿,這樣的方式常引來其他三姑六婆的閒言閒語,說他為老不尊,只是我一直搞不清楚,喜歡穿鮮豔的衣服跟為老尊不尊有啥關係。   

不過,外婆有時候還真不會看場合穿衣服,有一次我一位舅舅(母親的堂哥)過世,外婆去參加葬禮時,竟然穿著桃紅色的外套(其實是一件雙面穿的外套,只是他把桃紅色穿在外面),這次可嚇壞大家了,連忙詢問他怎麼穿這種衣服參加喪禮,這時只見外婆緩緩轉身問我表弟:「你覺得紅色跟黑色哪一個好看?」而我表弟也還真配合,指著桃紅色說:「這個比較好看」,所以外婆便理直氣壯的說:「你們看,連小孩子都知道紅色比較好看...」 雖然後來外婆還是在大家的壓力下,改將黑色穿在外面,但卻也一臉委屈,而這樣的情境,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

[雜談] 外婆,一個新潮的老太太(一)

我一直在思索,怎麼把外婆"特異"的行徑(在外人看來是特異,我則解讀為他個人的風格),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想了好久,我想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外婆的身世,其實這一部分我並不是很清楚(基本上,他的過去我是沒有參予的機會的)不過比較確定的是,外婆來自一個客家的大家族(所以我體內有著1/4的客家血統,這樣我終於釐清我為什麼這麼"節儉"了...),從小就以童養媳的身分"嫁"給我外公,雖說是嫁,但我外婆並沒有所謂的"結婚"這種經驗,只是很自然的被送到外公家,很自然的做著媳婦的工作...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苦怕了,在我印象中,當外婆有經濟能力之後(應該說是我舅舅們都開始工作之後)他什麼東西都要求用最好的,舉個例子來說,以往回新竹,看到外婆拜拜,那些放在供桌上蘋果的大小,一顆一個成年人是吃不完的,外觀也只能用無瑕來形容(其他水果也是),當然我不知道這些水果的貴重的程度,只約略知道這些水果都是進口的,價格也都不便宜。當然,外婆選購的產品,也會隨著時代進步而不同,再以蘋果為例,就從美國的五爪蘋果漸漸改變到日本的富士蘋果...   

不知道是否也因為這樣,外婆也格外好面子,特別是送禮跟穿著(他著重的,不是名牌穿著,而是鮮豔、富貴的顏色)這兩檔事,他總是特別注重,即使是到我家來作客,甚至是回她出生的家庭,都免不了是大包小包的伴手禮,任憑大家勸他都不聽,我猜他這樣的一方面是要跟大家宣揚,他的生活過得多好,另一方面也是怕人看不起他並不富裕的背景...,而在這樣的心情下,他對於自己的風格,也有很多解釋...   

[雜談] 新竹小孩的故事

小時候,我常被鄰居叫"新竹孩子",因為我是在新竹出生,但其實住在新竹的時間並不如兄姐一般久。身為老么的我,在對周遭環境開始有印象之後,好像就已經住在彰化,可能是因為上面有個大我五歲的姊姊可以照顧我,父母就覺得不應該再麻煩外婆,但因為大姐也不是每天閒著只需要照顧我,他還要進家裡工廠工作(是的,在她五歲的時候)   

至於為什麼兄姊小時候在新竹長大呢?除了沒有比他們大的小孩可以照顧他們之外,也因為大姐出生時,父母都還在新竹工作,加上他不是男生,對彰化的爺爺奶奶來說,這並不是值得照顧的小孩,也不受到重視,所以她的童年是新竹外婆家渡過,而大哥則是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又因為是長孫,所以在我父母都忙於工作的情況下,外婆覺得自己女兒的小孩,在"交貨"給女兒婆家前,應該把他先養好,避免落人口實...   

對我來說,這是很有趣的想法,爺爺奶奶不重視的,由外婆來照顧,爺爺奶奶重視的,外婆也要先照顧好再交給爺爺奶奶,但也很令人心酸,暴露出上一代重男輕女的觀念。但也這樣大哥跟大姐的同年有很多機會可以跟外婆相處,而我只能在過年母親回娘家的時候,才有機會跟外婆見面。   

那時的我其實算是一個頗現實的小孩,對於外婆跟奶奶這兩個角色態度是完全不同的,取決點在於我覺得誰給我甜頭,所以據母親說,小時候我會乖乖讓外婆洗澡,但有一次奶奶要幫我洗澡,我卻跑給她追,只是我奶奶一直沒弄懂這一點,所以我跟他的關係也一直沒什麼特別的進展。 

也就是說,在我的心裡面,講到"阿嬤"就只有外婆。雖然外婆跟一般老太太在外表上沒什麼太大的差異,福福泰泰的,但骨子裡卻是一個很"特殊"的新潮O.B.S.,常會冒出驚人之語,甚至做出跌破大家眼鏡的事,在我有限跟外婆相處的記憶中,還經常想起這些事,後來母親就很少回新竹了,雖然他說是因為不喜歡舟車勞頓,但我在想,應該是家裡工作越來越忙,加上過年期間一堆客人要應付,身為長媳的她,又怎能說回家就回娘家呢?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故事連載] 一個發生在ICQ上的故事(四)

可能是天意的安排,我並沒有如預計的時間結婚,甚至還換了對象,只是自己想把另一半介紹給她認識的念頭,從來沒變過,心想,如果她不方便過來,或許我可以過去看她。然而,而在我還混亂的那段時間,有一天琳琳對我說,“小豆,你可以快點結婚嗎?不然我恐怕來不及參加了…” 

在這之後,琳琳就沒有上線,只留下“ Praying miracle”的MSN暱稱,心中一股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試圖以她MSN上的電子郵件跟他連絡,她並沒有回信,讓我的不安更加深,最後,我能做的方法,剩下直接寄航空信件到她家。

終於收到琳琳的回信了,但回信的也不是琳琳,而是她哥哥,這封信短短的,沒幾行字,但我卻看了好久,深怕看錯了什麼字。終於可以感受電視上演的那種對於事情真相所帶來的打擊跟不能接受的感覺,是的我不好的預感成真了,這封信是告訴我,琳琳過世了…。

當然,我之前訂下的承諾並沒有改變,但做了一點調整,因為我已經見不到她本人了,但我可以去祭拜她…,雖然這不是我答應她的事,但這是我給我自己的承諾...,所以在徵得琳琳家屬同意之後,我踏上新加坡的旅程...

[故事連載] 一個發生在ICQ上的故事(三)

很奇怪吧!兩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透過網路竟然可以交心,即使彼此不一定會經常連絡,但卻有一定的信任跟有情,那種感覺是好像在遠方有一個人默默在支持自己,但又不是男女之間的感情,想起來自己是很幸運的,畢竟有太多人窮盡一生之力也不一定可以認識到這樣的朋友… 

 在長時間因病無法離開家的生活之後,終於,琳琳勇敢踏出自己的第一步,學日文、考駕照、出去打工,甚至交了男朋友。這一切對她的身體來說,都是可能是傷害,不過她說,算了,總要讓生命精采一點,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我不想抱著遺憾離開人世…,在這樣的意念下,甚至琳琳還打算出國旅遊,這對她這樣每週要輸血1-2次的病患來說,根本是不要命的舉動…。

當然,琳琳的身體是不被允許這樣做的,所以她最多只能到馬來西亞,這個可以讓他當天來回的“國外”,不過她告訴我,有她男朋友的照顧,她搞不好可以離開新加坡,甚至到台灣來旅遊。”很好的消息,對吧?”琳琳說。

所以我跟他約定,等我結婚,要幫她和男朋友出機票和酒店的錢,讓她們可以到台灣來玩,順便見證我的婚禮…,有趣吧!我甚至連要幫忙接待她們的人都找好了,但我還只看過琳琳的照片,至於她男朋友,我連名字都不知道呢!

[故事連載] 一個發生在ICQ上的故事(二)

“問蒼天可會知心裡的感覺....”

我問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她告訴我這是Beyond某一首歌的歌詞,這引起我更深的好奇,但好奇的不是她為什麼用這個暱稱,而是怎麼Beyond有這樣一首歌,我竟然不知道?好歹我也號稱是Beyond的歌迷阿!她告訴我,這應該是港版的歌詞直接翻成華文,至少在新加坡她們的歌詞是這樣,但他並不確定是哪一首歌… (後來知道,這首歌粵語版叫"遙望",國語版歌名是"關心永遠在"收錄在beyond第三張國語專輯,《信念》中)  

講了幾首歌讓她選,但似乎都不是,或許在新加坡連歌名都有差異吧,因為這樣,兩個人有了第一次接觸(當然那時我並不確定會有下一次的交談),可能彼此都認為對方是可以交談的朋友吧!之後在網路上的互動頻繁了,也有了默契,交談的內容也更廣泛。   

有一天,我很好奇的問她”妳都不用上課喔?!”她告訴我,因為身體狀況的關係,她不能參加正規的教育,而必須在家裡自學,原本以為她是不良於行,但情況似乎更嚴重點,根據她的說明,她得的病是”嚴重地中海型貧血”…  

我好奇地追問,她試圖告訴我這種病症跟另一種地中海型貧血最大的差異,只是她說了一大串,我實在是記不住,簡單的說,她的造血系統功能出現問題,無法自行造血,所以需要定期輸血,平均每週1-2次,而這種病是無法治癒的,同時在這樣長期的煎熬下,家人也有點倦了,而她上醫院的歷程,也從有家人接送到自己搭車去,這時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生病時,那種三天兩頭到醫院打針的情況,的確不是件好受的事。也剛好因為自己有過這段經驗,所以更能感受她的心情…

[故事連載] 一個發生在ICQ上的故事(一)

遙遠的六年前,當時的我還在CNET當工讀生,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生活也還算寫意…  第一次接觸網路即時通訊的我,一切都還很新奇,雖說裝ICQ是為了工作所需,但閒暇之餘,這個好用的軟體卻也是自己用來跟朋友哈啦的工具…。   

沒辦法,工讀生的工作有時還真的蠻無聊的,加上當時薪水還不錯(照工作時間比例來算,6小時,2萬元的薪水,並不比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低),所以要用多餘員工或者米蟲這種名詞來形容當時的我,應該很恰當…   

認識琳琳,是在一次機緣巧合,想想應該是閒得發慌,所以玩起了ICQ的“搜尋”功能,這是一個可以讓使用者依照年紀、性別、使用語言等條件,搜尋聯絡人的工具,我已經不太記得當初設定的明確條件是什麼了,只隱約記得設定的是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女性…   

在這樣的條件下,列出的名單還真不少,仔細查看之後,一個有點悲傷的暱稱吸引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水瓶座的博愛心態發作,總覺得帶有一點點悲的感覺會吸引自己<寫到這裡,腦袋裡突然奏起楊千嬅的”可能我是水瓶座”>)   

很巧的,她也姓葉,只是她所在地點,在遙遠的新加坡。

葉菜類部落的最新照片

葉菜類部落的最新照片
葉菜類部落的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