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仍是晴朗炎熱的天氣,經過一夜的休憩,我們用充足的精神來進行接下來的行程。白天的芽籠區,相當寧靜,完全感受不到這邊在幾個小時前還上演著燈紅酒綠的夜生活…而來到新加坡,自然應該體驗一下當地的傳統早餐(咖啡、烤土司外加一顆半熟水煮雞蛋),只是我們並不知道怎麼點,所以只跟老闆說跟隔壁桌的一樣,不過因為小美不吃不熟的雞蛋,所以我們省略了這一項,只吃咖啡跟烤土司。 
  
新加坡早餐滋味怎樣呢?我只覺得咖啡很甜,至於土司…,我很難解釋一份只有一片對切的土司,外皮烤得有點焦,裡面夾著一坨試圖以吐司餘溫融化,卻又溶化不完全的奶油,應該是怎麼樣的味道。後來我問新加坡的其他朋友,他告訴我新加坡的咖啡也有不甜的,可能是我們隔壁桌那個人喝得是很甜的咖啡,所以我們也就跟著喝了甜咖啡了。(新加坡的傳統早餐,其實台灣也有賣,我曾在南京東路上看過一間,至於詳細地點我已經不太記得,口味跟我在新加坡吃得很類似,如果它還在營業,各位倒是可以去試試…)   
  
吃完早餐,我們便往捷運站出發,新加坡的交通建設相當不錯,每個觀光景點都可以搭乘捷運前往。我們的第一站是聖淘沙,而且是搭纜車。這對我來說可是一個大挑戰,身為一個有嚴重懼高症的人,要先搭十多層樓的電梯,再乘坐這種跨越港口的”交通工具”,真是一種要命的行為。不過因為自己答應過小媄要陪她坐纜車,這時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去(我告訴自己萬一掉下來,至少還有保險),由於天氣很好,所以纜車的運作很平穩,加上新加坡當局很貼心的在覽車中播放導覽,以減少纜車搭乘者的緊張跟不適,但我仍是緊繃著神經,直到纜車到站…,這中間我還冒險拿出手機拍了一張故作鎮定的照片…   
  
很佩服新加坡當局對聖淘沙的經營,小小的園區,卻經營得相當有特色,動感影城,海底世界、砲台遺跡(這個還要另外付錢,我們就沒進去了)、蘭花園、花鐘、獅頭魚雕像、國界最南端都有很多遊客駐足,還有更多人只是來曬太陽,在這邊們遇到兩個美國人,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正駕著一艘帆船環遊世界,新加坡是他們的第一站,他們來這邊補給糧食、飲水跟油料,過幾天他們就要往下一站前進。   
  
對於他們這樣的旅程,我深感佩服,至少我沒這樣的機會,甚至連一直想去的西藏,都還不知哪天可以成行,不過同時我也很阿Q地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新加坡政府在之前曾拒絕台灣的軍艦停靠在他們的港口及提供資源補給…,唉~沒辦法,誰叫我們有一個沒大腦的外交部長,說人家是鼻屎大的國家,還說人家扶中共的LP…,只是話又說回來,畢竟政治是現實的,站在找富爸爸的角度來看,扶中共的LP比起扶三級貧戶他兒子的LP,有用多了。   
  
在這邊我發現的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有一個池子,裡面養著一般我們在公園或池塘的金魚和錦鯉魚,但是仔細一看池子中還浮出另一個生物,沒錯,就是一隻海龜,原本我們以為牠是一隻巴西龜或甚麼淡水龜,不過看到牠的鰭,我想我們誤會了,牠的確是一隻海龜沒錯。聖淘沙雖然不大,但走起路來還是頗累人,加上幾次搭錯接駁車,讓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在找路,所以搭上正確的接駁車時,我們的心中確實充滿感動。 
  
在離開聖淘沙的纜車上,我的心情比去程放鬆許多,我想是較為適應了,不過我仍沒有勇氣搭乘底部及側邊採用玻璃設計的纜車。告別了聖淘沙,我們回到市中心的牛車水,這邊有點像台灣的鹿港,有一條傳統的老街,還有一個紀錄新加坡歷史的紀念館,雖然前一天琳琳哥已經招待我們來逛過,不過我們不太好要求他一直陪我們逛,所以另外抽空來這邊血拼,在這邊我們找到了一組我們很喜歡的抱枕套、也買了林志源肉乾以及其他送朋友的小禮物。這是個有趣的地方,連慈濟在這邊都有分會。   
  
晚餐我們在牛車水附近的大排檔吃飯,雖說是路邊攤,但卻是相當豐盛的體驗,而這邊似乎也是旅行團的必來之地,我們吃飯的同時還有一團正在這邊"辦桌"用餐,只是看他們吃的東西,也沒有比我們好多少。   
  
吃完晚餐,我們在附近隨意閒逛、拍照、印度教的寺廟、阿拉伯風格的尖塔、傳說中沒人能拍到全景的大華戲院(這好像是新加坡第一間戲院,在實際嘗試拍攝之後,果然無法拍到全景,不管怎麼拍,都會被一些東西擋住…),連歐式風格的建築物,都是我們入鏡的對象,不過小媄提著購物袋入鏡的照片,還真像是半夜偷跑出來倒垃圾的人。 
  
來到這附近,就不能漏掉克拉碼頭,這邊可是新加坡夜生活的另一個經典,一整排位在運河旁邊的PUB,在這邊一面飲酒一面欣賞河景,的確是一種享受,不過這種悠閒可是要花不少金錢來換得,以我們單純只要體驗這種感覺而只點了啤酒點心為例,便花上不少費用,那旁邊的其他顧客滿桌的海鮮,想必是更是所費不貲。體驗完美式的克拉碼頭,我們又在運河邊趁著月光悠閒地散步,也同時感受PUB裡的人聲雜沓交織著樂團的LIVE演出,運河上畫舫穿梭雖然不在我們體驗的範圍中,但從岸邊觀賞這樣的景緻,也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