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遊記] 瑞士之旅:聖加倫篇

終於有時間好好撰寫蜜月旅行的紀錄了,對於這難得的假期,小媄跟我有很多的想法,畢竟能夠理所當然請一週以上的假出去玩,對我們來說是有點奢侈的事,所以光地點的選擇,我們便討論了很久,包括希臘(似乎很多人都對那藍白相間的建築有著浪漫的幻想)、土耳其(益元大力推薦的地點,據說人民和善花費便宜,而且也有藍白相間的建築)、義大利(想去看看據說幾年後就會沉沒的威尼斯...)光這些地點我們就花了許多時間查資料,甚至還買書來看,然而最後我們選擇了瑞士...

為甚麼是瑞士中選呢?很簡單的幾個原因:氣候怡人、交通建設完善、可以在一個國家享受到許多國家的文化,而且一趟旅程能體驗春夏秋冬各種氣候...。

確定了地點,準備好該有的配備,我們便搭著泰航朝瑞士出發,第一站是聖加倫,這是一個在波登湖畔的小鎮,湖的對面便是德國,因為小依(小媄的妹妹)在德國當一年的交換學生,本來想說第一天可以過去找他,不過因為時間不能配合,所以我們改約其他日子再見面。

既然吃飯的計畫改變了,我們只好自己在附近逛,在瑞士,只要你拿著地圖在路口張望,便會有人主動問你需不需要幫忙,第一天下午的行程,我們打算去找聖加倫修道院,這家修道院離我們住的飯店並不遠,抬頭便可以看到修道院的鐘塔,但看著地圖就是找不到他的正確位置,好在有一位老奶奶經過,看到無助的我們而伸出援手...

在與這位老奶奶對話時,我深深體認英文聽力的重要性: 我們向她詢問:Excuse me, how do we get to this place?

她跟我們說:it's close.

我聽成了"it's closed",心想 "哇咧!關閉了?才第一站就出師不利,才下午修道院就關了",然後就很驚訝的說:Closed?

這時她似乎發現我誤會她的意思,趕快補充"Oh,in the neighborhood",這時我才瞭解我完全聽錯她的意思。

  在這位老奶奶的協助下,我們找到的方向,匆匆向她道謝後,我們很快來到聖加倫修道院,在這裡你很容易感受到什麼叫做莊嚴肅穆,在這樣的氣氛下,第一個吸引到我目光的,卻是一尊KARL MULLER v.FRIED BERG的雕像。

這雕像吸引我並不是因為我對這個人有什麼認識(事實上我努力在google上試圖要找到這個人的資料,還真的少得可憐),而是因為在雕像的眼角有一道看似眼淚的痕跡,而且是紅色的,這種感覺就像新聞報導過的美國加州聖母雕像流淚似鮮血這樣神蹟,雖然我並不是天主教徒,也無法很深切的感受這樣所謂的聖痕能激起他們怎樣的感動,但或許在這樣的一個修道院中,也流傳著類似的神蹟吧!

  看完雕像,我們便進入修道院本部,除了探訪其嘉洛林王朝時期的風格及具有巴洛克特色的建築之美之外,修道院裡的壁畫跟圖書館更是不容錯過的,在中古世紀的歐洲地區,教會及修道院經常扮演著重要的教育及知識傳承工作,聖加倫修道院也因為內部的壁畫以及圖書館所收藏的寫本因為珍貴而於西元一九八三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逛修道院內部的時候,唯一被我們拍到的照片,是一個由書本作成的窗,很有創意的作法,而逛完修道院內部,突然感覺肚子有點餓,原來是中午時間到了,本來想找一家餐廳好好用餐,但看看瑞士人一餐吃下來需要花費不少金錢跟時間,加上我們不想浪費大好天氣與優美建築相伴的機會,所以我們選擇在修道院的草地野餐。

雖然,唯一的食物是跟我們從台灣來的"乖乖",但溫暖的陽光但隨和煦的涼風,能享受這樣片刻的悠閒,真是一種享受。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心情] 總算畢業了...想到人間蒸發的碩士服押金...

拖了這麼久,我總算是在8底前完成了我的EMBA課程。雖然省掉了要再多花一學期學雜費的困擾,卻要開始為還助學貸款開始傷神,縱使一年後才需要還這筆錢,但根據預定的規劃,一年後我會有更多花費要處理(小孩、保姆、車子...都是錢阿),所以還是覺得有點擔心... 很多人問我,取得碩士學歷,有什麼感覺?有加薪嗎?第一個問題,我通常是回答"沒有感覺",看似冷漠到近似無情的一句話,但是事實上,我真的沒感覺,沒有畢業的喜悅,也沒有離校的傷感,但若說到自己有些什麼成長或發現,我會說,自己看事情的眼界比較寬了,角度也不一樣;但同時我也發現...自己的野心是不足的,這樣在工作上很難會有發揮的舞台,似乎是該有一點改變的時候了,不過下一步怎麼做,我卻還在想。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實在沒法回答,雖然公司有不同學歷的給薪標準,同事也建議我應該去跟老闆談,或許我應該去談,但我還在找時間點,只是我真的不知道像我這樣中途念個研究所的情況,公司是怎麼算的?

所以,與其去想這個自己無法掌握的問題,我對真正屬於自己應該可以回收的錢的想法還比較多一點... 什麼是自己應該可以回收的錢呢?最簡單的例子是碩士服的押金,原本當初跟學校租碩士服的時候是有付一筆押金(好像1200還是多少),說是怕我們捲衣服潛逃,所以要等我們辦離校手續時還衣服,他們才退錢。後來...碩士服改成集體收回給學校,自己便以為押金是辦離校時會自動歸還,可是說也奇怪,好像大家也都沒再提起這件事...,我去辦離校時,學校也沒還我們。 後來只好詢問班上幹部,A告訴我,錢在班代那邊,但他一時聯絡不到班代,如果我很急的話,可以自己跟班代聯絡。

這個"急"字實在用得很妙,事實上我不是急,而是很想知道自己的錢到哪去了,總不能不明不白的就消失了,因為我需要規劃那筆錢的其他用途... 既然不是急,我就沒有當天聯絡班代的必要,而是過幾天Mail給班代,跟他請教押金到底在哪裡?

班代回信很迅速,當天就收到他的來信,信中我得到的訊息是,這筆錢被轉成班費作為之前班上活動使用,而在七折八扣之後,也剩沒多少了。至於細節,班代、副班代以及A同學正在造冊,會再公佈給同學知道。 我很接受這樣子的說法,雖然疑惑為什麼沒有主動通知大家,還要我們問,但至少我知道錢到哪去了,不過我還是認為如果他們可以在事前先跟大家說明這筆錢會轉到班費,那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突然想到當我在跟A同學詢問那筆錢時,他問我:"很多同學在問嗎?"這是代表如果沒人問,錢轉到班費的事就不講了嗎? 很奇怪的思維,對ㄅ...,有一天我跟其他同學聊到碩士服的事情,有人告訴我,他並不會想問這筆錢的去處,畢業了也不會想聯絡,所以也不想管錢在誰那裡...,我不認為同學是隱喻錢落入私人口袋,畢竟為了這點小錢被誤會投資報酬率不夠高,但我個人認為,有些事,事前先說可以避掉很多麻煩,不是嗎?

葉菜類部落的最新照片

葉菜類部落的最新照片
葉菜類部落的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