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地點,準備好該有的配備,我們便搭著泰航朝瑞士出發,第一站是聖加倫,這是一個在波登湖畔的小鎮,湖的對面便是德國,因為小依(小媄的妹妹)在德國當一年的交換學生,本來想說第一天可以過去找他,不過因為時間不能配合,所以我們改約其他日子再見面。
既然吃飯的計畫改變了,我們只好自己在附近逛,在瑞士,只要你拿著地圖在路口張望,便會有人主動問你需不需要幫忙,第一天下午的行程,我們打算去找聖加倫修道院,這家修道院離我們住的飯店並不遠,抬頭便可以看到修道院的鐘塔,但看著地圖就是找不到他的正確位置,好在有一位老奶奶經過,看到無助的我們而伸出援手...
在與這位老奶奶對話時,我深深體認英文聽力的重要性: 我們向她詢問:Excuse me, how do we get to this place?
她跟我們說:it's close.
我聽成了"it's closed",心想 "哇咧!關閉了?才第一站就出師不利,才下午修道院就關了",然後就很驚訝的說:Closed?
這時她似乎發現我誤會她的意思,趕快補充"Oh,in the neighborhood",這時我才瞭解我完全聽錯她的意思。
在這位老奶奶的協助下,我們找到的方向,匆匆向她道謝後,我們很快來到聖加倫修道院,在這裡你很容易感受到什麼叫做莊嚴肅穆,在這樣的氣氛下,第一個吸引到我目光的,卻是一尊KARL MULLER v.FRIED BERG的雕像。
這雕像吸引我並不是因為我對這個人有什麼認識(事實上我努力在google上試圖要找到這個人的資料,還真的少得可憐),而是因為在雕像的眼角有一道看似眼淚的痕跡,而且是紅色的,這種感覺就像新聞報導過的美國加州聖母雕像流淚似鮮血這樣神蹟,雖然我並不是天主教徒,也無法很深切的感受這樣所謂的聖痕能激起他們怎樣的感動,但或許在這樣的一個修道院中,也流傳著類似的神蹟吧!
看完雕像,我們便進入修道院本部,除了探訪其嘉洛林王朝時期的風格及具有巴洛克特色的建築之美之外,修道院裡的壁畫跟圖書館更是不容錯過的,在中古世紀的歐洲地區,教會及修道院經常扮演著重要的教育及知識傳承工作,聖加倫修道院也因為內部的壁畫以及圖書館所收藏的寫本因為珍貴而於西元一九八三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逛修道院內部的時候,唯一被我們拍到的照片,是一個由書本作成的窗,很有創意的作法,而逛完修道院內部,突然感覺肚子有點餓,原來是中午時間到了,本來想找一家餐廳好好用餐,但看看瑞士人一餐吃下來需要花費不少金錢跟時間,加上我們不想浪費大好天氣與優美建築相伴的機會,所以我們選擇在修道院的草地野餐。